编缉、视频制造:于梅君
这个冬天现已曩昔。据我国气候台音讯,本次厄尔尼诺事情影响已趋于结尾。“厄尔尼诺”是怎么搅动全球气候的?2024年气候形势怎么?本年夏天的气温会再破纪录吗?极点气候是否会越来越难以猜测?
本次“厄尔尼诺”怎么搅动全球风云
据我国气候局音讯,2024年1月,赤道太平洋大部海表温度较终年同期偏高,东太平洋暖水中心偏高2.5℃以上。厄尔尼诺监测要害区的海温指数为1.80℃,较2023年12月下降0.22℃,阐明从2023年5月开端的一次厄尔尼诺事情,自2024年1月以来开端衰减,现在已过峰值,强度确定为中等强度。
我国气候局估计,未来三个月,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将继续下降,2024年4月前后,本次厄尔尼诺事情完毕。
“厄尔尼诺”是怎么搅动全球气候的?我国气候局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介绍,厄尔尼诺搅动北半球,带来冰冻雨雪气候的一起,也给南半球的巴西、阿根廷、乌拉圭和智利等国带来了接连高温气候。继续的干旱和高温,还在拉美多国引发了大规模森林火灾。
国际气候组织1月发布新闻公报承认,2023年为有记载以来最热一年,全球均匀气温比工业化前高1.45摄氏度左右,且7月和8月是有记载以来最热的两个月。
国际气候组织标明,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,每个十年的气温都高于前一个十年。2023年,全球范围内记载了极点高温、强降水、洪水和敏捷增强的热带气旋等很多极点气候事情。
据2023年全球气温公告,2023年全球均匀地表气温到达14.98摄氏度,比此前最热年份2016年高出0.17摄氏度,比1991年至2020年间均匀气温高出0.6摄氏度。
另据欧盟气候监测组织哥白尼气候改变服务局2月8日称,2024年1月,也是全球有记载以来最热的1月。全球均匀地表气温到达13.14摄氏度,比之前最热的2022年1月高出0.12摄氏度。这是自2023年6月以来接连第8个月创下当月气温最高纪录。
创纪录的气温,首要是由厄尔尼诺现象和全球海洋表面温度上升构成的。由于厄尔尼诺通常在顶峰往后才对全球气温产生最大影响,因而2024年或许比2023年更热。有美国科学家称,2024年有三分之一的概率比2023年更热,而且有99%的概率跻身最热年份前五名。
针对厄尔尼诺后期对我国的影响,我国气候局科技与气候改变司副司长张兴赢标明,2024年估计我国大部气温偏高,华北、华南到江南南部等地高温日数偏多,继续性高温影响侧重,华南到江南区域的高温影响重于2023年。
2024年下半年估计呈现拉尼娜现象
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(NOAA)的陈述猜测,厄尔尼诺现象将继续活泼到本年3月,并极有或许延续到4月。海洋温度估计将在2024年3月至5月间开端下降。猜测6-8月间,拉尼娜现象呈现的几率为55%。
澳大利亚一家气候组织也标明,据各种全球气候模型猜测,拉尼娜现象将在本年6月左右呈现,8月-10月期间,呈现拉尼娜的几率,要高于厄尔尼诺或中性现象。
气候学家解说说,这是一个快速从厄尔尼诺到拉尼拉形式的改动,可是海洋水温需求时刻改动,这个进程不会一蹴即至。拉尼娜的特点是,海水温度比前史均匀温度至少低0.5摄氏度,特别是在太平洋赤道邻近。厄尔尼诺现象则与此相反,厄尔尼诺现在正处于活泼期。当两者都不活泼时,则表现为中性。自1997-1998年以来,拉尼娜的产生频率,比厄尔尼诺还要高,这种形式与长时刻的气候振动有关。
专家正告说,从厄尔尼诺到拉尼娜的改动,将带来许多极点气候,有或许在冬天和春季之间,呈现极点降雨、暴风、降雪和霜冻。上一次拉尼娜现象继续了三年,于2023年3月完毕。
正如厄尔尼诺的增温效应,需求数月时刻才干闪现而且需求一年才干到达最强相同,拉尼娜的降温效应也需求数月时刻才干收效,或许要到2024年末才干感触到,而其最强影响则或许在2025年才闪现。
拉尼娜事情呈现后,冷空气会更加频频。依照前史数据来看,拉尼娜产生时,整个我国北方夏日温度偏高的概率比较大,西南区域温度偏低的或许较大;冬天,我国大部分区域低于往常温度的概率较大,尤其是云贵区域。这就意味着,2024年极热、极寒气候或将频频呈现。
极点事情将变为20年乃至10年一遇
国家气候中心主任、党委书记巢清尘介绍,本年1月阅历屡次寒流、雨雪冰冻气候,咱们直观感触便是“冷暖转化”十分剧烈,气候改变像“过山车”。这种“冷暖转化”现象,正是全球变暖带来的副作用之一,导致气温的震动改变更为频频和剧烈。
依据观测数据和科学研究,跟着全球温度上升,我国极点高温事情产生的强度和频率都在敏捷添加,本来50年一遇,将变为20年乃至10年一遇。
而极点冷事情尽管很难长时刻继续和高频率产生,但部分区域的强度却有所增大。如最近2月18日新疆富蕴县吐尔洪乡站日最低气温降至-52.3℃,打破新疆有记载以来的最低气温极值。
估计2024年我国气候情况整体误差,极点气候气候事情偏多,夏日我国东部降水整体偏多,涝重于旱,区域性和阶段性洪涝灾祸显着。
我国气候局科技与气候改变司副司长张兴赢标明,这意味着咱们正面对着一个新应战,即所谓的“气候新常态”。面对更加频发的极点气候,当时人类社会自救的最有用方法便是前期预警,只需提早24小时预警,灾祸丢失就能削减30%,“预警能够抢救生命并供给至少10倍的出资报答”。
2015年以来我国逐渐建立了国家预警发布体系。不完全计算数据显现,上一年预警信息为大众拯救因灾丢失5600余亿元。
2022年国际气候日(3月23日)当天,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宣告,将在五年内完成全民前期预警,使地球上每个人都能得到前期预警体系的维护。当年11月,《全民前期预警举动计划》在《联合国气候改变结构条约》第27次缔约方大会上经过。
“我国要积极参与联合国全民前期预警举动计划,大力加强全民前期预警才能建造。”张兴赢主张,要统筹建造布局科学、技术先进、才智协同、实时精细的一体化归纳地球观测体系,进步极点气候及其衍生灾祸的预告预警和重要气候事情猜测水平。
知多一点
厄尔尼诺布景下,刚曩昔的冬天是暖冬吗
“从断定规范看,2023/2024年冬天既非暖冬也非冷冬,为正终年份。”在我国气候局3月1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,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说。上一年厄尔尼诺事情构成后,一向继续至今。一般来说,厄尔尼诺年份,我国呈现暖冬的概率较大,为何刚刚曩昔的冬天不是暖冬?贾小龙标明,从计算上来看,厄尔尼诺年,我国呈现暖冬的概率相对较大,不过影响我国冬天冷暖的最首要因子,是西伯利亚高压、极涡等中高纬度环流体系,这些体系的改变,首要取决于大气内部动力进程,受厄尔尼诺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。
冷冬暖冬的断定,是根据整个冬天的均匀气温。例如,全国有2500多个气候台站,假如单站冬天均匀气温偏高崎岖超越本站暖冬阈值,即可界说为单站暖冬;若全国一半以上的台站呈现暖冬,则界说为全国暖冬。2023/2024年冬天,全国均匀气温为-2.8℃,较终年同期偏高0.3℃。全国暖冬指数为36.7%,即全国有36.7%的站点呈现暖冬,冷冬指数为15%,均未到达一半。因而,整体来看,2023/2024年冬天为正终年份,既非暖冬也非冷冬。即便某一年我国为暖冬,也会存在显着的地域差异,不扫除某些区域气温显着偏低。一起,暖冬年份,也或许有极点强寒流导致阶段性强降温。2023/2024年冬气候温空间差异也比较大,暖冬首要呈现在华南、西南等地,而华北南部、黄淮、江淮一带多为冷冬。
贾小龙介绍,这个冬天冷空气活动较为活泼,寒流次数偏多,强度偏强,共有11次冷空气进程影响我国(其间3次寒流),较终年同期偏多。这是由于这个冬天,中高纬度环流体系,表现出很强的时节内改变特征,西伯利亚高压等冬天风环流体系阶段性偏强,致使气温冷暖崎岖比较大。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标明,2023年为全球有气候记载以来最暖年份,全球多地均匀气温均打破高温前史纪录,我国均匀气温也创下有气候观测记载以来的前史新高,较1991-2020年均匀值偏高0.81℃。从全球和我国的年均匀气温前史曲线可见,20世纪80年代以来,全球和我国的年均匀气温均呈现显着的动摇上升趋势,在厄尔尼诺年气温偏高更显着,在拉尼娜年气温略有回落。“在全球变温暖厄尔尼诺的叠加影响下,2023年成为1951年以来最暖的一年。”贾小龙称,受此次厄尔尼诺事情影响,冬天以来我国气温整体偏暖,但阶段性冷空气活动比较频频,冷暖崎岖大。别的,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偏西,菲律宾及南海上空的反常反气旋性环流阶段性活泼,将孟加拉湾及南海上空的充足水汽运送至我国中东部区域,与中高纬南下的冷空气交汇,导致我国中东部大部区域屡次呈现大范围雨雪或雨雪冰冻气候进程。展望厄尔尼诺后期对我国的影响,贾小龙标明,估计2024年春季,我国大部区域气温较终年同期偏高,除西南区域以外,全国其他大部区域降水挨近终年至偏多。西南区域大部气候干旱或许开展,中西部森林火险等级较高。
哥白尼气候改变服务局专家指出,快速削减温室气体排放,是阻挠全球气温上升的仅有途径。2023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助推全球气温升高。“气候改变是人类面对的最大应战。它影响着咱们所有人,尤其是最软弱的集体。”国际气候组织秘书长塞莱丝特·绍洛说,人类不能再等待了,有必要加速举动大幅削减温室气体排放,并加速向可再生能源过渡。